鸡汤广告文 为何能大行其道 |
发布:2016/5/11 |
江阴广告公司讯 每天打开微信朋友圈,你总能看到一些微信好友转发各式各样的鸡汤文和养生帖,令人想不到的是,这些被转发的文章背后,暗藏着虚假广告的“转发”产业链:鸡汤文大多由专门的微信公号或者APP等转发平台进行分发,注册人员再通过转发此类附带广告的文章来获取分成,转发一次获得1到5分钱;一篇10万+文章,转发平台可获得3万元的灰色收入。鸡汤文除了制造垃圾信息,内置的广告还会给网友带来误导,甚至就是一场骗局。(5月9日《新京报》)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这种鸡汤文和养生贴有着让人欲罢不能的毒素。伏隔核是大脑的快感中心,当我们获得各类“奖赏”时会感到兴奋愉悦,便和此区域有关。这种快感也会促使我们去不断满足各种欲望,而伏隔核內多巴胺的浓度也会上升,让我没沉浸其间不能自拔。 那些鸡汤文和养生帖抓住了我们的心理——猎奇心和渴望通过简单易行的方法获得成功或者健康的愿望,然后我们就会在伏隔核的作用下沉溺其间,不停地翻看各种鸡汤文,因为大脑在期待新的鸡汤(奖励),等待这些事实上危言耸听的观点和不切实际的方法,于是对这些鸡汤文和养生帖形成了成瘾性。 从传播学的角度来说,这些文章不断地压榨自己的朋友圈,把亲情和友情尽快变现成为货币。这种或者互惠互利,或者有着欺骗性质的转发,为这些带着垃圾信息和广告的鸡汤文推波助澜,使得伪科学大行其道,使得虚假小广告有容身之地。 对于这个问题,我们不得不谈到监管。微信虽然是互联网新事物,但有关部门的界定不清,使得它成为广告的灰色地带,无人监管的状态使其处于劣币淘汰良币的恶性循环中,写手以能植入广告为荣,微信创作者互相攀比灰色收入。 事实上,“鸡汤广告”理当受《广告法》约束。《广告法》第二条明确指出,“商品经营者或服务提供者通过一定媒介和形式直接或者间接地介绍自己所推销的商品或服务的商业广告活动,适用本法。”因此“鸡汤广告”并非法外之地,理应受到广告法的监管。 【江阴广告新闻来自互联网,文章所述观点并不代表本站观点】 |
『关闭本页』 |
上一篇: 热播电影《北西2》广告植入惹纠纷
下一篇: 如何选择合适的谷歌广告关键字匹配类型?